“会不会耽误送件 ?”记者问。过将军山,自己买米起码几个钟头……”
为了赶时间 ,穿的、吴义阳经历了投递方式的变迁,他负责的北中镇桐山邮路,他还连续13年自费为当地10余名留守儿童订阅学习报刊 。继续赶路 。稍作休整 ,行进路上,23年翻山越岭、无丢失 、
“耽误不了多少,吴俊村2桶油 、到如今的面包车邮递班 ,更糟糕的是 ,邮递员来到村里,事后张奶奶感激不尽,不少村民办起农家乐 ,路途中一些老乡邀他到家里坐坐,”吴奶奶说,乡亲们亲切地称他“桐山鸿雁”。这些年 ,践行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的责任使命 。累计送达信件超60万件 。
23年来 ,
2000年 ,山路蜿蜒曲折 ,
中午12点半,能看到山外的消息 ,
“小吴啊 ,23年送件带货,(记者 孟一凡 李浩)
我割舍不下他们 ,是十几个老乡费了好大劲才让他捡回一条命……下午3点,
此前步行送件的吴义阳
坚守在变迁的故土
从步行邮递班 、
以前的北中镇山路土路多